-
4G/LTE智能手機射頻濾波器挑戰(zhàn)克星:FBAR濾波器技術
過去,手機通常只在特定地區(qū)的少數頻段中工作,濾波要求并不難達成,可能只需使用表面聲波濾波器即可。但是現在,手機會在同一時間于移動通信、藍牙、WiFi等多個無線頻段工作,這就給射頻濾波器帶來了挑戰(zhàn)。FBAR濾波器技術,帶來了4G/LTE下智能手機射頻濾波器解決方法。
2013-07-20
FBAR濾波器 Avago 射頻濾波器
-
“自家中毒”如何解?村田帶來PMIC的雜波對策技術
擁有無線通信設備的便攜式終端上,出現因PMIC的雜波引起的系統(tǒng)內EMC的問題,因此雜波對策必不可少。本文中介紹了有關系統(tǒng)內EMC的PMIC的雜波對策,以及使用雜波對策元器件時的注意事項及對策事例。
2013-07-20
EMC PMIC 雜波對策 雜波
-
Vishay開發(fā)出可承受1850A電流尖峰沖擊的緩沖電容
中高功率逆變器中的IGBT切換時會引起很大的電壓和電流尖峰,這種尖峰是導致嚴重EMI的重要原因。Vishay最新開發(fā)的緩沖電容可承受2500V/μs的高能脈沖和1850A的峰值電流,壽命超過30萬小時,可耐105℃高溫。
2013-07-20
Vishay 電容 緩沖電容
-
第三講:CMOS雙平衡混頻器設計實例講解
CMOS技術低價格、低功耗以及易于集成等特點使得射頻集成電路向著高集成度、高性能和低功耗低成本的的趨勢發(fā)展。目前的全集成CMOS混頻器也是種類繁多,本文采用TSMC的0.25μm CMOS管模型設計了一種有源Gilbert結構雙平衡混頻器,可滿足當前大部分無線通信的要求。
2013-07-20
混頻器 CMOS 雙平衡混頻器
-
Diodes集成高壓穩(wěn)壓器晶體管,顯著提升功率密度和減少器件
Diodes日前宣布推出ZXTR2000系列高壓穩(wěn)壓器,把晶體管、Zener二極管及電阻器集成到一個標準SOT89封裝,通過減少器件數量和占位面積,提升電路的功率密度。這些器件主要用于網絡、電信和以太網供電 (Power over Ethernet,簡稱PoE) 應用,可以有效的為48V 直流-直流電源的變壓器初級端控制器調節(jié)電壓。
2013-07-19
穩(wěn)壓器 晶體管 Diodes
-
飛兆新款負載點調節(jié)器,以96%滿載效率提供15A輸出電流
為了延長電池壽命和降低總體成本,平板電腦、筆記本電腦等通用負載點(POL)調節(jié)器應用設計人員正在不斷尋找提升設計效率的方法。飛兆帶來了一個好消息:其下一代TinyBuck調節(jié)器系列產品,能以96%的滿載效率提供高達15A的輸出電流,且新型小尺寸解決方案具有更佳的熱性能和系統(tǒng)魯棒性 。
2013-07-19
負載點調節(jié)器 飛兆 TinyBuck調節(jié)器
-
鋰離子電池應用無源、有源電芯平衡方法匯總
電池容量不平衡或電池不平衡問題將導致電池工作時間縮短,在本文中,將簡要介紹造成電池不平衡問題的因素,以及制定哪種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。同時,將為操作BMC(電池管理系統(tǒng))的工程師介紹每種解決方案的利弊。
2013-07-19
電池 電芯平衡 電芯 平衡
-
手機無線通信模塊解析:多模多頻下的射頻挑戰(zhàn)和對策
智能手機無線通信模塊由芯片平臺、射頻前端和天線3大部分構成。LTE引入后多模終端需支持更多的頻段,這將導致射頻前端器件堆積。本文通過對無線通信模塊各部分的一一解讀,分析多模多頻段終端在產品實現上所面臨的挑戰(zhàn)和對策。
2013-07-19
無線通信模塊 射頻模塊 射頻技術
-
拋棄皮尺或卷尺吧!移動終端智能激光測距儀已出
你還在用皮尺、卷尺、米尺等傳統(tǒng)直線測量工具嗎?OUT了!跟上時代,測量也可以變得智能又方便。因為方便、快捷又精準,激光測距儀這幾年已經被裝修、建筑、材料加工等行業(yè)廣泛運用。現在,云服務激光測距儀——全球首款移動終端智能激光測距儀已出現,可與手機和平板相連進行智能測距哦!
2013-07-18
激光測距儀 智能激光測距儀 CEM 華盛昌
- 智能終端的進化論:邊緣AI突破能耗與安全隱私的雙重困局
- 水泥電阻技術深度解析:選型指南與成本對比
- 滑動分壓器的技術解析與選型指南
- 如何通過 LLC 串聯(lián)諧振轉換器優(yōu)化LLC-SRC設計?
- 超聲波清洗暗藏"芯片密碼":二氧化硅顆粒撞擊機理揭秘
- 運動追蹤+沖擊檢測雙感知!意法半導體微型AI傳感器開啟智能設備新維度
- 線繞電阻與金屬氧化物電阻技術對比及選型指南
- 厚膜電阻在消費電子電源管理及家電控制中的技術應用與創(chuàng)新
- 從光伏到充電樁,線繞電阻破解新能源設備浪涌防護難題
- GMSL雙模解析:像素模式和隧道模式如何突破傳輸瓶頸
- 線繞電阻與金屬氧化物電阻技術對比及選型指南
- 運動追蹤+沖擊檢測雙感知!意法半導體微型AI傳感器開啟智能設備新維度
- 車規(guī)與基于V2X的車輛協(xié)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
-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(zhàn)
-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
-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(chuàng)新應用
-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
- Position / Current Sensors - Triaxis Hall